回首2020,科大人坚守战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作为。他们当中,有“资深”科研人,有“萌新”教员,有“知心”队干部,有“铁面”把门人…… 展望2021,他们对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期许。
一元初始,万物更新。当新一年的阳光普照大地,当我们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国防科大的科研大咖们携手发声,为年轻一代送上2021新年寄语。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一年,科大人不改冲锋向前的姿态,破浪前行,不论是广袤的太空,还是辽阔的大地,都有了更多科大人的身影。
在你眼中,科学与艺术这两个领域是否相距甚远?你能想象台下的科研大牛会在台上一展歌喉吗?在科大的舞台,一切皆有可能!
吴志伟的办公桌堆满设计施工方案,衣架上挂着红色安全帽,柜子旁是一双防钉的硬底劳保鞋,这两样装备是他每天到施工场地检查的标配。作为服务保障中心营房维修室的主任,从他办公室的窗子向外望去,是即将竣工的X1...
走进天河机房,黑色机柜整齐排成数行,高速运转的低沉嗡鸣持续发出,星星点点的负载指示灯不断闪烁,承载科大数代人梦想的超级计算机在这里飞速运行。
距离考研仅剩1天,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心中的梦想触手可及,如何在最后关头冲刺,科大“考霸”给你答案!
2020,有太多的温暖故事和精彩瞬间,我们选取了一些微信留言区出现过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视角回忆科大这一年。
模拟气象台,学员董瑞龙正带领着值班学员进行天气会商;夫子庙广场,学员李跃正在为社区居民理发……初冬的南京,寒风瑟瑟,气象海洋学院学员大队却一片“热闹”景象。该大队虽两度易名,几经转隶,可熔铸在每名官兵...
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已历三十余年,正向智能化战争演变。无人作战“蜂群战术”集中体现了智能技术的作战运用,既是战争形态向智能化演变的产物,也是其向高层次演进的重要推力,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是...
在军校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军校学员的课程都是什么样的?除了高数、线代、毛概等等常规必修课程以外,还有充满浓浓“战味”的军事实践类课程。
初雪迈着悄然的脚步,走进这片火热的大地。那瑰丽的六角花瓣,烟一样轻,玉一样润,飘飘洒洒,纷纷扬扬。
“代祖宇,简易包扎项目不及格。”这是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代祖宇第一次参加战伤救治演练的“成绩单”。听到成绩后,代祖宇愣在了原地。按规定,自己的操作完全符合考核大纲规定的优秀标准,问题到底出...
读《我与地坛》之前,我是抱着同情甚至近乎怜悯的心态去看史铁生的。他年纪轻轻,双腿截瘫;被一次次肾透析折磨得痛苦不堪;又在最困苦之时失去母亲。但当我一字一句读罢,才意识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轻率。
年终岁尾,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的梳理总结中,一个数据特别“亮眼”:一年来,学员在军内外各级主流媒体上独立刊发的理论文章1000余篇!这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也见证着该院紧贴青年学员特点创新理...
用创新的方式传递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用年轻人的“潮”范儿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闭幕,国防科大学员受共青团中央邀请,联合来自五湖四海热爱音乐的青年官兵创作这首献礼曲及MV《破浪》。将...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正坐在图书室沉迷于《大汉兴亡四百年》的历史情境中,忽听外面有人大喊:“下雪了!”女孩子总喜欢大惊小怪,我也是。便立即满心欢喜地丢下书,跑到窗边去看。果然一片纷纷扬扬。虽是小朵的,却...
本科时期专业年年第一,读博短短2年,就参加了军内外重大科研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他是路阔,同学眼中的竞赛达人、全能学霸。前不久,他又将“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收入囊中...
冬日的长沙寒风肆意,弥漫的雾气带着浸透骨髓的湿冷。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各大队的“战英杯”选手们,已经摩拳擦掌,在障碍场边跃跃欲试。
深秋的傍晚,暮色四合。本应空无一人的田径场此刻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冲刺,最后一百米,加油!”郝鑫鑫教员正在为参加三公里考核的学员呐喊助威。